潮濕天爆濕疹 皮膚醫生教你選潤膚霜
發布時間: 2017/03/20 17:17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57
春天濕度高,對不少濕疹患者,是噩夢季節。有皮膚科醫生和中醫均表示,今年濕疹求診人數比去年增至少1成,並歸納出至少5個濕疹常發部位,包括手內側、眼皮、頸部、手肘、小腿後側、手內側,但原來天氣過濕過乾對濕疹都有影響,提醒患者如痕癢難當,可在患處塗搽潤膚霜並拍打,勿用指甲抓癢,免令病情惡化。
【延伸閱讀】秋風到濕疹加重 中醫拆解飲食宜忌
濕度高病情較嚴重 宜開抽濕機
皮膚科專科醫生馮偉傑指,和暖潮濕天氣下,濕度高會阻礙汗液揮發,對病情影響較大;至於天氣變冷和乾燥,油脂和水份加速揮發,亦會誘發濕疹。
馮指,近月求診人數比去年同期增3成,其他皮膚病如牛皮癬更受濕度影響,舊症覆診個案亦增2成。
他說,通常皮膚較薄和偏乾燥位置,如手內側、膝蓋以下小腿後側、眼皮、頸部等,都是濕疹常發部位。馮解釋,涉及部位經常暴露在空氣中,水份易被抽乾。至於陰部、乳房位置亦可出現濕疹,但因有衣服遮蔽,故較罕見。
此外,不少人以為抓損傷口,會有機會把「真菌」帶到其他部位,但馮解釋,濕疹屬於自身免疫力系統問題,並不具傳染性。
他建議,濕疹病人在相對濕度低於70%下,應開始搽潤膚霜,但80%以上應開抽濕機或冷氣,以保持室內環境乾爽。此外,應按個人膚質選擇潤膚霜,乾性膚質選油膏配方,例如馬油;中性或偏油膚質則選軟膏。
【延伸閱讀】拆解魚類功效 濕疹人士不宜多吃鰻魚
勿大力抓癢 煲去濕湯水助改善
皮膚科專科醫生史泰祖稱,手腳為常發部位之一,因油脂分泌較少,且易觸及抓癢,令病情更嚴重,其次是關節摺位如膝頭等,小兒濕疹則常見於手肘。他建議如要止癢,應在患處塗搽潤膚霜,輕輕拍打或搓痕癢部分,勿用指甲及「不求人」抓癢。有傳壓力大頸部較易有濕疹,史認為,說法沒有根據。
註冊中醫師林婉珺指,今年濕疹患者增1至2成,估計與天氣潮濕有關。林指,港人體質濕重,脾胃虛弱,易患濕疹。由於脾胃負責送走水份,多吃生冷食物令脾胃受損,加上風寒因素、進食煎炸等食物亦令濕氣增加。脾胃虛弱加上潮濕天氣,水份運行不順,便累積在表皮下,形成紅疹;但在乾燥天氣下水份不足,血液流動不順,亦容易令皮膚痕癢。
她建議食療以健脾去濕為主,如以白扁豆,茯苓、陳皮、生薑等煲湯;「燥底」又血虛者,可健脾化濕加補血,例如山地、當歸等。
全文刊於《晴報》
《晴報》facebook
【其他熱話】夢中急墮=操勞過度 如何改善睡眠質素?
【其他熱話】女兒考進港大醫學院那年 母親離世成大體老師
撰文 : 晴報